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
如果把全国比作一张网,数量众多的县就像网上的纽结,既是主要农产品的供应基地,也是众多制造业、服务业产业集群所在。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居民收入持续提高。不过,县域经济仍有不少痛点。有的产业基础薄弱,资源集聚能力不强;有的要素支撑减弱,人口资金流出明显;有的存在同质化现象,产业特色不突出;有的传统支柱产业走弱,转型升级难。
没有产业,县域就失去了依托。产业,从哪里来?
国资国企进市州 项目活水强产业
11月13日,湖南“国资国企走进株洲”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4个、总额111.9亿元,涉及科技、制造业、能源、金融、文旅、水利等领域。自活动开展以来,央企、省属国企与株洲签约总金额共647.3亿元,其中,就新型安全环保烟花发射药研发项目、渌水航道项目一期、茶陵县分布式光伏项目、2025年高标准农田投融资创新及配套设施项目等分别和醴陵市、茶陵县和渌口区等集中签约。
今年以来,省国资委组织在株洲召开全省央企合作对接座谈会,支持株洲承办第三届北斗国际峰会,促成中国中车、中国星网等一批央企与省政府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余个重要项目在湘正式落地,其中,中国中车、中国航发、中国五矿等多家央企在株投资布局、蓬勃发展。
引得项目活水来,产业发展更争先。今年11月,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要以质量效益为先导,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发展壮大一批本地“生”、本地“养”、能赚钱、有就业的特色产业,更加注重在“实”字上下功夫,不好高骛远,不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着力构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的县域特色产业体系。
“国资天团”发力在株洲的投资和产业布局,助力“制造名城”建设,便是湖南国资国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的一项行动缩影。
企地合作加速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湖南省国资委高度重视国资国企与市州合作,自2023年以来,组织了多场“国资国企走进市州”活动,相继走进郴州、常德、娄底、衡阳等市州,一系列成果可圈可点。
去年12月,“国资国企走进娄底”暨深化湖南省国资委与娄底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推进会在娄底召开,现场签署协议21个,投资总额约300亿元。娄底市与省属企业现场签约项目11个,包括水利设施、钢铁材料、生物医药、工程机械等产业类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个,涵盖12户省属企业,涉及娄底4个县市区及娄底经开区,投资总额约280亿元;与中央企业现场签约项目2个,投资总额20亿元。此前,省属企业在娄累计投资达600多亿元。
为更好支持衡阳承办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今年以来,湖南省国资委精心筹备“国资国企进衡阳”活动。湖南钢铁集团、湖南高速集团、湖南建投集团、湖南农业集团、湖南能源集团、湖南旅游集团6户省属监管企业与衡阳市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洽谈对接项目60余个,已完成签约项目10个,涉及金额360余亿元。6月,“国资国企进衡阳”活动举行,现场签约衡钢炼铁厂提质增效改造、衡钢炼钢绿色智能化改造等7个项目,涉及金额70.4亿元。其中,衡阳绿色盐碱产业基地项目入列2024湖南省十大产业项目,将新增就业1200人以上,助力湖南打造“北石化、南盐化”的产业格局;“见南山”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是第三届湖南省旅发大会重点观摩项目,建成后将为南岳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实实在在合作,扎扎实实解难题。国资国企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国企的深度参与。”在各大国资国企走进市州活动现场,湖南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肖文伟多次强调,要真抓实干,狠抓项目落地。各市州政府亦纷纷表示,将做好“店小二”、推好“小推车”,对在建项目抓紧推进,对重点洽谈项目抓紧签约,对暂不具备签约条件的项目抓紧创造条件,打造企地合作典范。
国资国企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一场场湖南国资国企与地市州的“双向奔赴”,擘画县域经济发展新图景。
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家门口”就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在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湖南国资国企正积极作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强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