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星链”崛起,湘字号超精制造淬炼强国之“光”

2025-09-09 浏览: 来源: 作者: 雷希

天空中呼啸而过的战鹰、宇宙里环绕飞行的卫星,它们身上都装着一种能够洞察万物的眼睛隐藏在这些眼睛背后的核心技术——超精密光学制造,正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赛场。

202486日,我国千帆星座G60星链)首批18颗组网卫星通过一箭18的方式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化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区别于马斯克星链计划,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更注重技术自主与深度应用,打造性能更卓越、运行更可靠、传输更高效太空互联网基础设施为未来5G/6G高质量发展构建坚实底座。

图片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肩负着国家战略的卫星,其核心子系统的关键部件将有80%来自湖南一家成立仅4年的超精密制造新锐公司——天创精工

1




省属国企挺膺担当

知名高校四十载超精积淀化蝶起舞




我们要让中国卫星眼睛更加明亮,不仅要看得清、看得远,更要不受制于人。天创精工副总经理兼技术研发部部长张汉强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超精密光学元件,被称作太空探测的眼睛其精度直接决定着高端装备的性能水平。但由于超精密抛光工艺涉及多学科交叉,技术壁垒极高,成为长期制约我国高端装备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面对这一挑战,湖南高新创投集团毅然扛起使命,锚定国家所需、湖南所能,采取科技+资本+人才协同推进产业发展模式,联合在湘某知名高校超精研发团队,20219月牵头成立天创精工。 

图片

承接超精团队积淀40年的先进成果,天创精工加速布局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光学系统设计装调、新一代离子束装备研发制造三大业务板块。秉承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创造卓越的超精精神,瞄准 卡脖子” 技术,专攻超精密高端制造,天创精工仅用3年时间便实现以铝镜为代表的金属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内第一的突破,劈开一条从跟跑领跑的突围之路

1




利刃精雕天眼

 纳米级太空之镜逐梦星辰




走进天创精工超2000㎡的恒温恒湿洁净车间,可以看到一个个金属圆盘正完成最后工序。这些锃光瓦亮的反射镜,将用于我国低轨卫星激光通信系统,助力中国星网计划实现星间对话。这也意味着,我国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最核心的卫星子系统彻底实现自主可控。 

图片

图片

超高精度应用的背后,源于对毫厘之差的极致追求。常规铝镜加工方法(单点金刚石车削),精度只能做到63纳米。我们引入小磨头、磁流变和离子束等确定性抛光工艺,来降低环境振动和切削变形的影响,让它一步步达到纳米级、亚纳米级。张汉强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的超高精度铝合金镜面形精度优于λ/50λ632.8纳米)即12纳米、表面粗糙度可达3纳米以下;单晶硅镜面形精度优于λ/1006纳米以下、表面粗糙度1纳米以下,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几千分之一。

图片

目前,全球内能够批量研制这种金属光学元件的企业屈指可数。天创精工的设备条件、加工能力、研究队伍均达世界一流水平,成为高校尖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标杆;用于空间相机、激光通信的光学系统设计装调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超高精度铝合金镜、单晶硅镜等光学元件加工水平达国内第一;依托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多项科研项目,公司新一代离子束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突破,可解决不同陡度、不同材料的光学元件纳米级精度加工难题。

其技术实力与产业贡献持续获国家级认可:

  • 公司核心技术源自深厚科研积淀,该技术曾获国家发明技术二等奖;

  • 2023年,公司成为湖南省内唯一获批国家发改委某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单位;

  • 目前,公司正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天文观测设备大口径光学望远镜核心元件的研制与生产;

    …… 

图片

五个一流一流技术、一流团队、一流产品、一流市场、一流效益)发展舵盘,天创精工聚焦星载光学系统及光学载荷地检系统、半导体核心装备零部件、天文观测大镜等方向,构建元件加工-系统集成-装备制造产业体系,目前产品覆盖航空航天、半导体、工业、民生等多个领域

未来,借助该公司尖端技术,太空卫星可不受电磁干扰影响,实现隐身行动,化身太空侦探完成对地观测;同时赋能飞行器光电吊舱,实现百公里外目标锁定与精准打击。

天上飞地上用,从高校实验室的尖端成果,到产业化落地的国之利刃,仅仅4年时间,天创精工便以纳米级工艺在太空中构筑起自主可控的中国精度防线,致力于实现从走起来跑起来再到飞起来的跨越发展。

鹰击长空红旗漫,芙蓉国里尽朝晖。这一面面光滑如镜的超精密光学元件背后,折射出的不只是一家湘字号国资科技企业的创新之光和责任担当,还有一个文明古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坚定步伐。

Copyright © 国资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