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时刻,从容度夏!这家国企能源保供有何给力“秘笈”?

2025-09-08 浏览: 来源: 作者: 梁祎雯

2025年盛夏,热浪翻涌的三湘大地上,室内空调清凉运转,地铁站人流如织,商超冷气扑面,企业生产运行如常……人们安然度夏,几近“无感”于酷暑侵袭。然而,在这场“无感”用电背后,湖南电网负荷峰值已悄然攀升至历史新高,达4664万千瓦,一场能源保供攻坚战早已悄然打响。

新使命呼唤新担当。作为湖南省综合性能源保障主平台,组建不久的湖南能源集团,依托“风光水火储气煤”多能互补的产业布局,多措并举,稳步提升保供能力,成为支撑全省电力保供的重要力量,交出了一份扎实亮眼的迎峰度夏“成绩单”。

在运项目顶峰出力:

“多能互补”守护万家灯火



沅水之上,铜湾水电站巍然矗立。江水奔涌,机组轰鸣,四台45兆瓦的灯泡贯流式机组全速运转,将奔腾的水流化作稳定电力,源源不断汇入湖南电网。

“流量9000立方米每秒,水头6.5米,机组运行稳定。”监控室内,技术人员紧盯数据。这组数字,曾是铜湾水电站的极限值。以往流量超7500立方米每秒就需停机避险,如今通过优化导叶浆叶协联、清理拦污栅、提升水头精度等一系列技术改造,发电能力显著增强。

防汛一直是夏季水电的“重头戏”。入夏以来,湖南遭遇多轮强降雨,湖南能源集团电投公司所属铜湾水电站与下游清水塘电站协同开展梯级调度,提前预泄、动态调控,腾出1392万立方米防洪库容,成功保障下游超400名群众安全转移。严密汛情预警、全天候应急值守、全面隐患排查与实战演练,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堤坝。

图片

株洲航电技术人员对发电机空冷器水泵进行改造

由湖南能源集团所属上市公司湖南发展控股的湘江-株洲航电枢纽、㵲水-蟒塘溪水电站、沅水-鸟儿巢水电站今夏最大程度挖掘发电潜力智慧调度,根据机组效率曲线动态调整运行台数及机组水头等手段持续深挖发电潜力,最大限度利用来水,做到“滴水必争、度电必发”。

从沅水到资水、湘江至澧水……湖南能源集团参控股的十余座水电站如一颗颗能源明珠,串起覆盖三湘的清洁能源网络。汛期顶峰出力,枯水期蓄能调峰,江河奔涌间,点亮的是三湘大地的灯火。

益阳大通湖畔,阳光倾泻,光伏板熠熠生辉。板上发电,板下养鱼,光影荡漾,鱼虾嬉游。今年5月,湖南能源集团创新打造的河坝8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提前5个月并网发电,与此前的金盆60MW项目组成140MW清洁能源矩阵,全年发电约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更提升土地利用率200%,实现“一地两用、效益双收”。

与此同时,该集团在全省布局的褒忠山、金洞白果等12个风电项目,南岳电控等40个光伏项目也正迎风逐光、高效运转,绿色电能澎湃涌动。

图片

迎风转动的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资源转化为清洁电能

水电奔涌、风光竞发、火电转型,湖南能源集团多能互补的协同效应正在显现。据统计,1-8月,该集团系统发电企业上网电量同比增长7%。其中,湖南能源集团新能源投资公司鲁荷金、鲁叶、大冲、牛排山等风电场上网电量同比增幅分别为25%、19%、43%、57%,彰显出绿色能源强劲发展势头。

在建项目开足马力:

锻造能源保供“生力军”



在运项目满发稳供,在建项目全速推进,一批能源“生力军”正陆续加入保供队列。

8月初,湖南能源集团湘投国际衡东燃气发电项目正式投产。这是“十四五”湖南重点能源项目,也是华中地区首个投产的大型燃气发电项目,标志着湖南电网迎来首台现代化燃机调峰“尖兵”。

这台为湖南电网量身打造的“超级快充”,启动并网仅需30分钟,热态启动至满负荷仅85分钟,联合循环调峰能力超70%,远快于煤电机组。用电高峰时快速“顶得上”,低谷时灵活“降得下”,最高可实现100%深度调峰,精准响应电网负荷波动。

图片

衡东气电项目场景

而在千里之外的宁夏,戈壁荒滩正成为湖南的“省外能源飞地”。

图片

8月20日,被誉为“电力天路”的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简称宁电入湘”)正式投运。抢抓“宁电入湘”通道贯通窗口期,湖南能源集团旗下湘投新能源(宁夏)公司全力攻坚,以12个月的“追光速度”,建成红寺堡300万千瓦风光新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并在迎峰度夏关键节点如期并网。

如今,红寺堡新能源基地一期的绿电,正搭载着这条“电力天路”直抵三湘大地,年输送绿电19亿千瓦时,可满足16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配套建成的110MW/220MWh共享储能电站,犹如巨型“充电宝”,实现“昼存夜放”、平滑输出,有效保障外送电力稳定可靠。

岳州煤电、江华抽蓄、衡阳杉桥风电张家界龙鹤风电、株洲航电枢纽扩机项目……一批重点能源项目正全速推进截至8月底,湖南能源集团重点调度的11个在建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1.75%

电煤稳产稳供:

筑牢能源“压舱石”



在湖南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发挥着“压舱石”与“稳定器”作用,有力支撑着全省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

走进湖南省首个“5G+智慧矿山”——湖南能源集团所属周源山煤矿,数百米深井下,截割滚筒“霸气”舞动,厚厚的煤壁被轻而易举破成小块,胶带运输机、刮板输送机井然运行,滚滚“乌金”奔向地面……如今,周源山煤矿已实现100%机械化、全流程自动化开采,不仅大幅降低井下作业安全风险,更持续提升煤炭产能和质量,确保燃煤机组“吃饱吃好”。

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湖南能源集团通过自产与贸易联合保供,已向省内电厂发运电煤132.60万吨,完成全年任务的95.6%,预计全年联合保供量将超200万吨

亮眼成绩背后,是一场高效协同、多线并进的保供攻坚战:井下,29对矿井科学高效排产,14个新增机械化项目稳步实施,煤炭开采提质增效;运输,15家原煤单位发运站点灵活调度,铁路专线、水运通道高效衔接;云端,大数据精准预测供需,智慧调度系统实时响应,实现动态保供、精准发力。

面对极端天气和运力紧张等潜在风险,湖南能源集团未雨绸缪,依托“铁水公”多式联运体系快速切换运输方式,更与山东能源、陕西能源、山西华阳等多家国内重点煤企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增强省外煤炭资源的稳定调入能力,稳固电煤“粮仓”。

保供,既要“采得好”,更要“供得稳、运得畅”。8月26日,湖南能源集团所属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备有限公司承建的浩吉铁路煤炭集疏运系统岳阳港区铁路专用线工程正式开工,这是湖南省完善多位一体煤炭运输体系、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又一关键举措。

图片

浩吉铁路煤炭集疏运系统岳阳港区铁路专用线工程正式开工

铁路专用线正线全长21.514公里,总投资17.69亿元,建成后将直接衔接后方储备基地与码头工程,实现码头与浩吉铁路、京广铁路及长江航道的无缝对接,加速推动实现“铁水联运、通江达海”。

目前,岳阳铁水集运煤炭储备基地静态储煤能力达80万吨,码头一期已平稳运行,累计为湖南石化供煤400万吨。第二台卸船机计划于9月底投用,届时接卸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电力交易创新:

赋能企业电费降本、绿电增值



迎峰度夏期间,社会用电需求大幅攀升。湖南能源集团所属电力销售公司以“智慧化、市场化、绿色化”为引擎,推动电力资源高效配置,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激活绿电价值,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电力销售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全天候监测近600家企业用户的用电负荷,精准分析用电特征,动态推送分时电价与高峰预警,科学引导用户错峰生产、调整节奏。交易策略上,公司灵活衔接中长期合约与现货市场,捕捉最优电价组合,实时优化采购方案,有效降低用户用电成本。

在新能源大发期间,电力销售公司代理用户多次参与深度调峰,累计申报调节负荷1160次,为用户增收240万元。今年1-8月,累计代理世界500强企业湖南钢铁、中国企业500强湖南高速等集团交易电量65 亿度,为客户节约997.28万元电费。

近日,电力销售公司再传捷报——成功入选2026年度湖南电力市场保底售电公司,将作为市场“压舱石”,在市场波动或其他售电主体退出时,承接用户用电合同,保障服务不中断。此外,该公司还成功获批湖南省虚拟电厂运营商资质,成为国网系统外全省首家获牌企业。这座“不烧煤、不占地”的电厂,能通过物联网与智能算法,高效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设备、电动汽车等海量分散资源,实现智能响应与精准调控,助推电力系统由“源随荷动”转向“源荷互动”。

图片

能投售电获批虚拟电厂运营资质

8月盛夏,湖南迎来首次迎峰度夏整月电力现货交易。面对持续高温与社会用电需求激增,电力销售公司加强市场研判与交易执行,一方面与发电企业紧密协同,确保电力生产与交易高效衔接,代理集团在湘所有“绿色电力”新能源场站全部参与电力交易,助力实现全社会“无感”用电。另一方面代理被喻为“超级充电宝”的储能电站,通过电力交易在用电低谷时充电约350万千瓦时,在高峰时段放电等量电力,有效缓解电网供电压力。

从奔腾江河到苍茫戈壁,从深矿井下到智慧云端;从风光无限的新能源到绿色低碳转型的火力发电,从煤炭储运通江达海到虚拟电厂灵活调度——全新启航的湖南能源集团牢记使命任务,紧紧围绕解决湖南能源“够不够、优不优、绿不绿”的时代命题,以开拓者和奔跑者的姿态,持续强化多能互补、协同发展的能力和优势,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Copyright © 国资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