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国资启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涉及48家科研设计单位!

2025-09-04 浏览: 来源: 作者: 梁祎雯

9月3日,湖南省国资委召开省属监管企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毛育新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规划发展处解读了《省属监管企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此次行动将对省属监管企业所属48家科研设计单位实施系统性优化配置,不仅是一场破解资源分散、同质竞争等结构性问题的“大行动”,更是一次以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撬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量”的战略突围。

图片


“四个一批”精准施策

“三步走”压茬推进



长期以来,湖南省属监管企业所属科研设计单位存在“存而不合、集而不团、持而不用、缺而不补、知而不行”等结构性问题,部分单位定位重复、同质竞争,个别存在与集团主业脱节,甚至科研停滞的问题。

直面痛点,湖南国资果断出手。《方案》提出“四个一批”精准施策:做强做优一批、新设引育一批、优化配置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以系统性重构推动科技资源从“碎片化”走向“集约化”。

“做强做优一批”——

针对18家基础实力较强、研发优势明显的科研设计单位推动其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如湖南钢铁集团旗下技术研究院和冶金规划设计院,前者聚焦服务钢铁主业,为集团及上下游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检测检验等全方位服务;后者以生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等领域为重点方向,提升绿色供给能力,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冶金行业节能环保、综合利用领域工程技术高端服务商。

又如湖南高速集团旗下设计咨询研究院将整合内部科技资源,逐步升级为集团技术中心,聚焦新型路面材料、公路数智化、绿色建造等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打造中试基地,延伸产业链条,提供市政领域综合规划、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等一站式增值服务,成为区域一流的工程咨询服务商。

“新设引育一批”——

瞄准未来产业赛道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场、盐业、旅游等领域,推动企业新设或引育7家科研设计单位,围绕全省“4x4”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打造高能级创新联合体,推动形成“领军企业牵头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优化配置一批”——

着力破解资源错配难题针对27家因转制、划转等历史原因与主业不匹配的单位,通过股权划转、市场化整合、加强协同等方式,推动科技资源向主业集中、向急需领域倾斜,提升支撑力与匹配度。

“清理退出一批”——

体现改革决心2家科研停滞、无实质性业务、长期亏损且无发展前景的单位,依法清算注销或逐步退出。

改革贵在落实,成在执行。国资潇湘了解到,此次专项行动不仅明确了“做什么”,更细化了“怎么做”“何时成”。



根据《方案》,2025年9月30日前,各监管企业须完成所属科研单位摸底,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四类”单位清单、措施、责任人及完成时限

2025年10月至11月,省属监管企业对照具体工作方案,实行挂图作战,确保11月底前全面完成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任务。

2025年12月至2026年1月,对已完成的优化配置工作开展“回头看”,并对优化成果成效进行复核。



三步走,节奏紧凑,环环相扣。这不仅是时间上的倒逼,更是责任上的压实,彰显了湖南国资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动真格、见实效”的决心

为保障落地,省国资委建立由党委书记、主任总牵头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专项行动工作推进机制,设立任务总台账,强化督导考核。对推进不力、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坚决问责追责。同时,注重宣传引导,挖掘典型案例,营造“大抓创新、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重构科技资源版图

从“汗水型”迈向“智慧型”增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国务院国资委也将科技创新列为“头号任务”,要求央企国企勇担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任。

在此背景下,湖南省委十二届七次、八次全会持续强调打造“三个高地”,加快建设科技强省。2024年底出台的《关于持续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湖南省属监管企业创新能力加速提升,核心技术攻关多点突破,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一批突出成果在全国甚至全球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钢铁集团高磁感取向硅钢关键技术及应用、中联重科人-机-环境共融的仓储物流机器人研制等2个项目入选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湘投轻材在轻量化材料领域申请专利156件;湘钢全流程铜钢轧制复合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博云新材“长航时全天候大型无人机碳陶刹车材料研发及应用”入选2024全国企业“创新增效”行动TOP50项目榜单,并获“最具转化价值奖”。

数据同样印证了转型成效。今年上半年,17户省属监管企业完成投资522.6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完成率同比加快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加速向“新”而行。

然而,面对更高水平的创新要求,短板依然存在:创新平台能级有待提升、技术储备尚不充分、成果转化机制仍不顺畅,尤其在48家科研设计单位中,长期存在的资源分散、同质竞争、与主业脱节等问题,制约了创新合力的形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中梗阻”。

在此背景下,启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专项行动,正是响应中央要求、落实省委部署、破解发展瓶颈的必然之举。通过系统重构48家科研单位,推动资源集约高效配置,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助力湖南国企从“汗水型增长”迈向“智慧型增长”。

随着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谁将成为创新主力军?哪些前沿赛道将获得重点布局?湖南国企又将如何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中抢占制高点?答案,正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孕育。我们有理由期待,这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系统性重塑,将为湖南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更为持久的动能。

Copyright © 国资潇湘